當前,時值新冠疫情防控攻堅時期和春耕生產重要時節,農學院園藝學科祝彪雙帶頭人書記工作室充分發揮工作室專業特長服務春耕業復產,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自疫情發生以來,工作室先后有20多人次通過編寫技術資料、現場和遠程技術指導等形式參與了抗疫保生產科技服務活動。編制了一系列關于蔬菜、茶葉、花卉、水果等農作物在疫情環境下的生產管理技術資料,通過科技廳網站和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發布。發揮工作室成員生產經驗豐富、科技特派員多的優勢,實地和遠程指導全省30余家生產主體。
朱祝軍教授先后指導臨安、富陽等地多個蔬菜種植大戶,指導番茄等春季蔬菜保產穩產技術;徐凱教授赴天臺森然高新農業公司,針對大櫻桃樹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紅美人的栽培管理,藍莓引種等專業技術進行詳細指導,并遠程指導了杭州、湖州、臺州、衢州等地果農;祝彪副教授先后到臨安、富陽、天臺等地實地指導蔬菜育苗、園藝生產等工作;邵果園副教授多次聯系對接鄉鎮和農企,及時提供疫情科普知識和防控注意事項,并向當地捐贈4700包當季蔬菜種子,解決了農企和農戶購買種子難的燃眉之急;樊懷福教授疫情期間一直與泰順雪溪鄉保興村農戶保持著聯系,積極籌備和督促蘆筍基地建設,通過電話、微信、視頻互動等形式指導農戶蘆筍育苗和大棚建設;何勇副教授赴開化縣池淮鎮指導特色小水果的生產和蔬菜育苗工作。學工作室其它黨員和教工也積極通過QQ、微信、電話等形式,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為農民備耕提供線上、線下技術指導和全程服務,主動幫助商家籌集銷售信息和農資供應信息。
同時,工作室制定了疫情期間服務農戶一周一報制度、科技特派員工作與抗疫穩生產工作相結合制度、遠程指導和實地服務相結合制度、物資援助和技術支持相結合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發揮了農業科技知識和智力優勢,深度參與、有效幫扶當地春耕生產,幫助農戶拓展農資購買渠道和農產品銷售渠道,為疫情期間我省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相關事跡受到中國教育在線、浙江在線、杭州網、光明日報、科技日報、教育之江等新聞媒體的關注報道。
(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