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確保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林生院通過多種途徑加強線上教學,深化“課程思政”,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慕課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由竹類研究所所長方偉教授和文法學院名譽院長王旭烽教授共同領銜, 10家高校、科研院所31位竹子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合力打造了慕課《中國竹文化》。該門課程堅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將竹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內涵、科技和文化、形態和意境相結合,堅持文理交融、古今貫通、中外兼容,在宏觀梳理中國竹文化歷史的基礎上,系統呈現當代中國竹文化的現狀與成就,充分展示五千年中國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課程用竹的品格、氣節、風骨勉勵疫情中的同學培養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人生態度,鼓舞大家走出困境,為更好的生活而奮斗。
森保學科林海萍教授聯合浙江理工大學與湖州師范學院等高校,建成了浙江省精品在線課《微生物學》。該課程通過精心制作的“微生物與我們”“細菌的樣子”“真核明星”等46集教學視頻與大量的課程資源,將繁雜乏味的知識以生動有趣的形式鮮活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帶領學生在神奇的微生物王國暢快遨游。疫情期間,教師組織學生結合由微生物里的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談談切身感受與認識,引導學生只有學好微生物學,才能做到發掘、利用、改善和保護有益微生物,控制、消滅或改造有害微生物,造福社會與人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擔當。
中藥學專業負責人白巖老師和青年植物專家葉喜陽老師一起,歷經兩年,精心制作了慕課《藥用花卉賞析》。該門課程用科學易懂的中醫藥知識、廣征博引的詩詞篇章、藥香撲鼻的拍攝場景、古典唯美的背景音樂將原本顯得枯燥的藥用花卉知識向同學們逐一展示,讓大家在賞花、品詩、問藥、食療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課程還將持身守正的傳統美德與當下抗擊疫情的時事相結合,教育同學們學習藥用花卉的高潔品質,在面臨疫情時要熱愛國家,遵紀守法,用科學的知識提高自我、教育他人。
(林生院 王晨 伊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