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高正禮教授和張正光教授應邀來我院作題為“改革開放初期黨處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爭論的經驗總結”和“主題·邏輯·意蘊—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主題詞解讀”的學術講座。學院專兼職教師及研究生聆聽了講座,該學術講座由高君教授主持。

高正禮教授從內容和啟示兩個方面向我院師生分享了研究成果,主要從農村改革之爭、指導思想之爭、對外開放之爭、精神文化之爭和社會現象之爭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講座過程中,高教授還對我院青年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青年教師和學生要兩條腿走路,既要緊跟時代前沿,貫徹落實黨中央文件精神,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內容;又要保持自己的學術研究定力,開展持續研究。

張正光教授通過主題、邏輯、意蘊三個詞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的主題詞進行了詳細解讀。首先,張教授分析指出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主題詞始終堅守一個恒定的主題,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次,通過對各個階段的目標進行解讀,指出這些階段目標是呈閉環——積累式推進的。最后,張教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的生成進行了分析,指出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沒有特別清楚的路線圖,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的一個過程。
高正禮教授、張正光教授的學術講座,結合自身長期的學術積累,對各自研究成果做了全面、深入地闡述。同時也解答了學院師生們在學習中遇到的疑慮和困惑,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學院師生也表示深受啟發,收獲頗多。
(馬克思主義學院 侯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