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浙江展覽館人潮涌動。大道之行——“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在這里舉行。走進展廳,熱氣騰騰、細節滿滿的“浙”20年撲面而來,自豪感油然而生。
展覽中,一張張生動的圖片,見證宏偉藍圖到現實圖景的美麗蝶變,也記錄下各行各業浙江人的精彩瞬間。
讓一些參觀者驚喜的是,展陳的照片里,出現了自己的身影。我們對話照片里的主人公,從他們的人生故事里感知這難忘的20年。
“4年科技特派員的經歷,是我此生最有價值的經歷之一。”浙江農林大學(原浙江林學院)老師謝云對記者說。展覽中,謝云2006年8月帶著學生一起到麗水山村提供技術服務的場景,出現在介紹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章節。
展覽中,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擘畫的印跡、牽掛的心跡與浙江兒女感恩奮進的事跡深深融合,讓每一個浙江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照片里的謝云,在麗水青田縣季宅鄉大山里的種植基地,正認真地為學生講解一種灌木——傘房決明的種植要點。彼時,為了帶動鄉親們增收,作為聯系季宅鄉的科技特派員,謝云為鄉里引進了翠冠梨。但翠冠梨要種植3年才能掛果銷售,村民為空檔期的收入發了愁。她又教村民在梨園里套種傘房決明,還幫助解決銷路,讓傘房決明當年種植當年就能銷售。
“這些年來,科技特派員越來越受歡迎,農民的收入不斷增長,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我認識的果農還準備把水果種到非洲去!”謝云感慨地說。展覽里的一串串數字,見證“謝云們”為浙江鄉村帶來的改變:20年來,我省派遣科技特派員3.9萬人次,推廣新技術1.9萬余項,助力農民增收63.5億元。
http://zjrb.zjol.com.cn/html/2023-09/14/content_3679725.htm?div=-1 《浙江日報》:202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