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向宣豐敏咨詢職業生涯規劃問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
幾天前,順利考取溫州市選調生的浙江農林大學2023屆畢業生吳義瑞已啟程奔赴基層,開啟服務鄉村振興的新征程。說到自己的這一人生選擇,吳義瑞將感激之情一股腦兒地傾瀉給了浙江農林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管宣豐敏老師。“宣老師在生涯規劃領域非常有經驗,她結合我的個人情況為我詳細分析了選擇利弊,讓我受益良多。正是在她的不斷鼓勵下,我更加堅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將生涯規劃理念厚植學生心間,激發其內在就業動力。”這是宣豐敏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02年,宣豐敏進入校學生處從事就業指導服務工作。21年來,她刻苦鉆研業務,堅持管理和服務相結合,見證了一屆又一屆畢業生擇業標準、就業去向的快速變遷,這更讓她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互聯網時代的就業指導工作應有新出路。”圍繞新時代大學生個性鮮明獨特、互聯網時代“原住民”等特點,宣豐敏帶領同事整理、構建了全校師生的信息數據庫,梳理出高頻事項、主體服務等清單。2018年,一個智能化就業“云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學生們實現了“辦事、審批一次也不用跑”。
緊接著,她又推動“云上就業”,通過“宣姐說就業”抖音號、就業中心公眾號、EPA就協公眾號、就業信息共享群等網上載體,生動宣傳就業操作實務。
“未來發展方向不知道如何選擇?”“去了基層我們的發展空間是怎樣的?”“在基層該如何跟群眾溝通?”學生有問、宣姐必答。2019年,宣豐敏自發創辦“宣姐說就業”大學生生涯發展與就業咨詢工作室,組建90名校內外專家擔任導師,分階段、長鏈條、全覆蓋為學生提供“線上線下”個體咨詢、“簡歷門診”等8600余人次,針對性解決了學生生涯迷茫、就業能力不強的問題。
已畢業3年的浙江農林大學漢語言文學2020屆畢業生蒲錦卿依舊對學校所提供的就業指導服務印象深刻。他向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回憶道,“‘云平臺’持續發布的招聘要求對我在校期間的能力培養指明了方向,讓我在畢業時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去應聘一些‘大廠’;比起傳統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手冊,‘宣姐說’更加通俗易懂、要言不煩,幫助我更快找準最佳職業契合點。”
對于新時代高校畢業生來說,“基層天地廣闊,青春大有可為”。著眼當下,農林業領域就業前景樂觀。但如何讓年輕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是個現實難題。為引導畢業生們扎根基層,干得好且留得住,宣豐敏立足生涯發展視角,不斷發揮組織效能、創新工作機制。
“在基層一線這個‘磨刀石’上了解世情國情、提升專業技能,大有作為,正當其時!”課堂上,宣豐敏始終堅持價值引領。“面向大一新生,我會積極傳達國家利好政策,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針對大二、大三學生群體,我就經常鼓勵他們發揮專業優勢,到基層、一線去。”宣豐敏告訴記者。
聚焦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動力不足、渠道不暢、服務保障不力等問題,宣豐敏連續10余年利用寒暑假以“走出去”“請進來”“云走訪”相結合的方式,走訪調研各省市地區基層大學生的待遇、晉升情況,并統籌校內外資源,常態化開展招聘直通車、人才專項對接會、職場體驗行等社會實踐活動,為地方引才、學生盡才搭建平臺、創造機會。
宣豐敏在學生們心中埋下的那一顆顆“生涯種子”,正不斷“破土發芽”,綻放“青春之花”。
http://epaper.cnwomen.com.cn/html/2023-09/08/nbs.D110000zgfnb_1.htm#nw.D110000zgfnb_20230908_3-4.htm?time=1694127868405《中國婦女報》:20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