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浙江農林大學主辦的2023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傳承人研修班于9月2日在浙江農林大學開班。

據了解,研修班為期16天。課程設置方面以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為目標。來自非遺、茶學、茶文化等領域的一線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將圍繞“茶非遺項目的保護實踐”“茶非遺的創造創新”“茶非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三個主題開展專題授課。

此次非遺傳承培訓班聚集了44個中國茶非遺項目,互動式教學與開放性課堂相結合,讓參與研修的相關人士了解各項非遺技藝歷史發展和核心技巧,并學習各項非遺技藝的最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

去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據介紹,此次,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舉辦“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傳承人研修班,旨在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增強茶非遺傳承人的實踐能力,更好地弘揚中國茶文化。
據悉,來自“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涉及的15個?。▍^、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業務骨干、管理人員等參加了研修。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cfbddd2098a544d79b937436282f3cd6 《光明日報》客戶端:20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