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9月2日電(俞菀 秦宇杭)2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傳承人研修班在浙江農林大學開班,共有來自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參加研修。
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王旭烽表示,學校已成功主辦6期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班,培訓了大量涉茶類非遺傳承人群,仍將繼續強化茶科技研發與茶文化發掘、發展和傳播,培養特色鮮明的“現代茶人”,為我國茶文化與茶產業發展提供人才與科技支撐。
據了解,本次研修班為期16天,旨在搭建茶相關非遺項目的交流合作平臺,來自非遺、茶學、茶文化等領域的一線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將圍繞“茶非遺項目的保護實踐”“茶非遺的創造創新”“茶非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三個主題,為研修班學員授課,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踐調研、互動討論等形式,幫助學員樹立“茶文化、茶科技、茶產業”融合發展的觀念。
“我研究安吉白茶已經四十多年了,非常期待這次的研修班,很想和全國各地的茶文化非遺傳承人互相交流學習。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學習一起把茶文化推到更高的境界,讓非遺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白茶手工制作非遺傳承人陳達有說。
據悉,本次研修班是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框架下,首次舉辦的面向茶相關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研修班。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相關代表,以及“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浙江省保護發展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共同參加了開班儀式。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663467?d=134b2f6&channel=weixin 新華社:20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