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前,我們帶著木文化系列課程來到這里。九天后,我們懷揣著孩子們對課程的肯定,以及一段獨一無二的記憶與經驗即將離開這里。和孩子們有過配合融洽的課堂互動,也有過對調皮搗蛋學生的疾言厲色。此次支教不僅讓‘小候鳥們’學到了新知識,也讓我收獲頗多、感悟良深!希望明年能夠再見。”日前,在杭州圣奧科創園展廳內舉行的“小候鳥暑期學堂”支教夏令營上,浙江農林大學木材224班學生李易珩分享了自己的感觸。
今年暑假期間,浙江農林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10多名學生志愿者,報名成為浙江圣奧慈善基金會等組織的“小候鳥暑期學堂”的支教老師。他們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在傳播科技文化知識的同時,也為孩子們增設了“木趣橫生”木文化和木手工特色課程。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暑期班里,孩子們不僅跟著大學生學習了數學、語文、英語等課程,還專門跟著木材專業的大學生學習了木工手藝,動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木藝品”。
和木材專業學生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支教活動不同,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的8名同學則組建了“羌山撥云”支教團,選擇遠赴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開展為期半個多月的支教活動。在北川,他們擔任班主任、生活教練和學科教練,走訪了當地公益組織和學校,調研了北川境內25個村、42戶家庭,深入了解當地兒童的教育現狀。
除了上課,志愿者們還全面參與衛生檢查、日間校門執勤、夜間宿舍巡邏,做好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后勤保障,在解決各種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城市管理221班的遲孟茜說:“這次的支教夏令營,讓我有了人生中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當班主任,第一次上臺講課,第一次同時和那么多孩子相處,第一次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這些瞬間,都讓我非常感動,雖然時間是短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同時也是充實的,幸福的!”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暑假期間,浙江農林大學累計有近1000名大學生志愿者,分別組建成為50多支服務隊,分赴全國各地開展暑假支教、夏令營活動超過100項次,吸引了2000多名孩子的參加。在支教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們不僅指導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安全知識,而且還在支教過程中增加了亞運知識、木工、音樂、繪畫、朗誦、辯論等培養孩子們興趣的課程。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8/050b1c24c4af418e8f01c5451da0c443.shtml 《科技日報》:2023.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