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蟑螂、蚊子、蒼蠅、獨角仙、金龜子、竹節蟲、蝴蝶、蜻蜓……看著這么多的昆蟲標本,真的很有成就感!”夏日炎炎,暑期的浙江農林大學校園里,總能看見一些同學拿著捕蟲網,穿梭于草叢中,抓昆蟲、做標本。
他們正在為一項特別的暑期作業而忙碌。浙江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在6月底給2021級的64名學生布置了課程作業:以五六個人為一組,分組到野外捕捉昆蟲并制作成標本。每組要捕捉涉及昆蟲綱的18目120多個科的昆蟲600只以上,并按照要求制作成昆蟲標本。
怎么捕蟲?
同學們拿著捕蟲網、手套、塑料瓶,工具齊全、全副武裝,鉆草叢、探高地,白天抓捕,晚上燈誘,連學院樓、教學樓附近的小草叢也不放過。其中幾名同學還一起前往了天目山采集和調查昆蟲。
植保212班學生徐艷敏所在的任務組,作業完成過程有點窘:“第一天,我們組員就捅到了馬蜂窩,好在就醫及時,兩天就恢復了;第二天,我們迎來了大豐收,一次燈誘收獲了幾百頭蟲;第三天,我們來到天目山,雨一停就繼續抓蟲制標本;第四天一早,我們一名組員居然昆蟲鱗片過敏了;第五天……我想我在未來的幾十年都不會忘記這次經歷,雖然狀況頻出,卻充滿笑聲。”植保211班的學生楊舒婷則表示,之前她對蟑螂等蜚蠊目一類的昆蟲避之不及,現在都敢徒手抓它們并給它們插上昆蟲針了。
http://qjwb.thehour.cn/html/2023-07/19/content_4139102.htm?div=-1 《錢江晚報》:20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