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穩則民心安、社會穩。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當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本報今起開設《關注就業季》專欄,反映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及進展成效,敬請關注。
我省各高校多舉措強化就業指導
努力解決畢業生求職就業中的“急難愁盼”
本報訊 (記者 姜曉蓉) 2023屆高校畢業生離校在即,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入沖刺期。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40余萬人,較2022屆增加2萬余人。為助力畢業生更好更充分就業,我省各高校強化就業指導,通過專場招聘、職業規劃指導、面試培訓、直播推薦等多種舉措,努力解決畢業生在求職就業中的“急難愁盼”。
“化學化工行業的單位比較繁雜,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材化高專場招聘會后,很快就鎖定了幾家心儀的單位。”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碩士畢業生葉同學在專場招聘會上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面對面交流,并投出了8份簡歷。
依托學校十大就業戰略指導平臺,浙江大學發揮學科特色,按領域組織了人文社科類、經濟管理類、醫藥大健康類等多場招聘會,參會單位覆蓋行業眾多分支,滿足不同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多樣化需求。
此外,高校還利用互聯網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服務和指導,更加精準便利。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供“一站式精準就業服務”,重點打造職業測評室、生涯咨詢室、就業指導室、簡歷優化室、筆試優化室、面試優化室六個線上工作室。記者在該服務平臺看到,學生登錄后就能獲得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形象禮儀指導、筆試和面試優化、就業手續辦理等各項服務。
服務平臺中的面試優化室,可以讓學生在正式面試前進行模擬訓練。“我缺少面試實戰經驗,面試優化室可以根據我的模擬表現提出建議。”自動化學院自動化專業的徐葉豪同學說。
近兩年,不少用人單位將面試安排在線上進行以提高招聘效率。然而,在準備線上面試的過程中,有畢業生遭遇了“物理空間”的難題。為了給畢業生求職提供便利,浙江師范大學特地開設了畢業生求職專屬的“網絡面試直播間”,直播間內補光燈、手機支架、電腦等專業設備一應俱全,此外還配有化妝臺、職業裝,甚至還有食物補給區。
在校園招聘中,信息不對稱是困擾用人單位與求職學生的一大難題。如何破解?各高校也進行了探索。
浙江工商大學在2023屆畢業生中選聘157名“就業領跑員”,領跑員收集匯總就業信息后經學院審核,把與本專業相關的就業崗位推送給班級同學,實現崗位精準推薦,打通了就業信息傳遞的最后一公里。“在班級群就可以接收到大量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信息,減少了自己搜集信息的時間成本。”該校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劉宇暢告訴記者。
浙江農林大學十余名畢業班輔導員則走進直播間,在線向用人單位介紹學院特色,推薦符合崗位需求的優秀畢業生。直播一結束,就有多家企業咨詢相關畢業生的詳細情況。
中國美術學院在常規促就業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思路舉措,借力自媒體,利用畢業創作展的天然流量,出臺相關措施。學校與抖音和小紅書平臺合作,導入近兩億的流量,鼓勵二級學院和畢業生制作推介畢業生的短視頻,邀請兩大平臺的技術人員來校進行技術輔導,發掘和扶持藝術新人,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畢業生離校前,各高校要對未就業學生進行全面摸排,了解學生就業意愿,對有就業意愿的學生繼續精準推送就業崗位,做好離校不斷線服務。
http://zjrb.zjol.com.cn/html/2023-06/29/content_3660578.htm?div=-1《浙江日報》頭版:202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