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亞運知識小手冊,一封致全體市民朋友的信、一份文明晾曬小貼士……這兩天,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的居民陸續收到了社工送上門的“亞運知識包”。亞運腳步臨近,杭州正在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辦好家門口的盛會,以美麗、文明、安全、和諧的城市環境迎接亞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社區是城市最小細胞。一個個社區的微變化,組成了城區、城市明顯可見的變化。錨定“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目標,杭州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面發力,推進迎亞運社區城市品質、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動,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群眾“人人當好東道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老百姓在城市側的明顯可見變化中獲得實實在在的“亞運紅利”。
打造“清爽干凈”的社區空間,鑄造“美麗溫馨”的宜居品質,圍繞這一目標,杭州3268個村(社)“全民總動員”,因地制宜營造清潔美麗家園。
在西湖區文新街道美都新村小區,占地80余平方米的月季園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15戶家庭還認領了“責任田”,成為“亞運護花衛士。”“美都新村經過舊改后,環境和居住品質有了大幅提升,我也想在扮靚家園、打造最美口袋公園等方面出一分力。”小區居民、園林高級工程師李少清說。
在復興南街和洋泮路街角,800盆鮮花以大小不同的“小瀑布”造型出現在臨街露臺、居民陽臺、單元樓道氣窗上。“這是我們推出的扮靚陽臺活動。”海月橋社區黨委書記趙越說。最近半個月,趙越和十多位社工挨家挨戶上門,為居民送去養護工具和花籽,動員小區居民在陽臺、庭院擺花掛花。
城市品質提升既有“加分項”,也要消滅“減分項”。蕭山區盈豐街道利一社區毗鄰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距離亞運場館咫尺可及。社區開展了“煙頭不落地,垃圾我會分”公益活動,組織小區居民對街頭路面煙頭進行清理,并推出“撿煙頭換雨傘”活動,在提升市容面貌的同時,增強周邊居民文明意識。
扮靚家園,更要將亞運文化、亞運精神送到老百姓身邊。建德航頭鎮大店口村最近舉行了好幾場激動人心的“村BA”,村里還有氣排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空間,都是航頭鎮為本地村民打造的“亞運主題文化鄉集”。“大店口片區覆蓋了6個村、9家工業企業。我們集中打造了多種運動空間,讓大家茶余飯后也能健健身。”航頭鎮黨委委員賈丹楓說。
健身路徑管理員張珂,是望江街道徐家埠社區的居民。她每隔一天都會去健身綠道和嵌入式體育場地,為體育設備和器材“體檢”。“亞運會來了,小區里的健身器材使用頻率不斷增加,我更要仔細檢查做好記錄,讓居民們在家門口能放心運動。”張珂說。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和杭州亞運會曲棍球比賽場館一街之隔的拱墅區祥符街道藍孔雀社區最近常常響起朗朗上口的外語聲。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高潔說,社區發揮亞運場館屬地優勢,依托轄區內雙語幼兒園教師資源,成立了“紅羽”外語志愿服務團隊,目前已開展“小伢兒”學英語迎亞運、“銀齡”學口語等志愿活動10余次。“接下來,團隊將拓展其他語種,繼續致力于為社區、為亞運提供高質量的志愿服務。”高潔說。
走村入社,傳播亞運。浙江農林大學志愿服務團隊,最近走進了臨安區錦城街道西瓜社區、錦北街道平山社區,為居民講解亞運知識和觀賽禮儀。在臨安的4所高校和鎮街(村社)一一結對,和村社攜手開展園藝、手工、健身操等互動實訓,并參與市容環境、交通秩序、文明禮儀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即將來臨之際,杭州還啟動了“亞運青年V站”志愿者通用培訓。截至目前,全市正式發布的521個“亞運青年V站”已基本建設完成,8月20日將全面啟動志愿服務,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將深入亞運重點區域和城鄉社區,以微笑和專業的服務展現杭州優質、便捷的城市志愿服務。
記者從杭州市文明辦了解到,目前杭州在蕭山區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亞運城市志愿服務站點“風景點”打造工作,接下來,將在賽會場館周邊、景區沿線、特色街區等打造形成亞運城市志愿服務特色“風景帶”,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建設,讓優質熱情的志愿服務成為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一道“最美風景線”。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306/t20230614_258548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