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筍是浙江省杭州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杭州臨安太湖源鎮青云村不少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村里的樓師傅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家種了幾十畝的雷竹林,是村里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可近兩年,雷竹林出了問題,雷竹枝葉枯黃,早衰明顯,雷筍數量和質量也大不如前。

“以前我只知道用化肥和農藥來保證產量,但是這樣做反而讓土壤越來越酸,雷竹也越長越差。”就在樓師傅為此苦惱的時候,聽說臨安市區就有一家叫杭州臨安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專門為農民提供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公司負責人還是浙江農林大學的研究生。為了“拯救”雷竹,樓師傅主動聯系了公司總經理項路,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
酸化土壤讓雷竹種植大戶頭疼,土壤改良幫農民走出困境
收到樓師傅的請求,杭州臨安靈豐農業相關技術人員很快就到了樓師傅的雷竹林進行現場勘察和土壤采樣。技術團隊根據青云村土壤類型、酸化程度和作物生長特性等基礎數據,針對土壤進行了詳細的檢測和分析,結果顯示pH值低于5.5,土壤存在酸化程度高、微生物活性差、養分嚴重失衡的問題。于是,他們根據樓師傅的需求和土壤實際,制定了一套土壤綜合治理方案。
靈豐農業的技術人員,不僅篩選出阻酸培肥效果好的改良劑,優化有機和無機酸化改良劑的配比,因地制宜運用酸化阻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綜合治理技術,同時合理布局示范區,為樓師傅提供了從施用改良劑到監測效果的全程服務。在靈豐農業的技術支持下,樓師傅的雷竹林土壤pH值提升0.5個單位,土壤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雷竹筍的畝產也增加220公斤,按均價每公斤15元計算,每畝增收約3300元,每畝毛利潤增加到18300元。
看著雷竹林逐漸恢復“元氣”,樓師傅高興得合不攏嘴:“以前只知道靠辛苦勞動種地掙錢,沒想到還要關心土壤的健康?,F在我明白了,只有土壤健康了,我的雷竹才能更好地生長。只有用好現代農業技術服務,用科學技術提高效率,我的收入才能更高?!?/p>
多項技術創新獲獎,多個示范項目惠及農民
杭州臨安靈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臨安首家開放式現代化農業技術服務公司??偨浝眄椔?,目前還是浙江農林大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的研三學生。此前,他曾獲浙江農林大學農學學士學位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環境與保護科學學士學位。
作為一名熱愛農業、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項路曾參與2022“青年創客蕓”天目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二等獎,入選了杭州大學生創業“未來之星培養計劃”。如今,他的公司以“科技創新、服務三農”為宗旨,不僅建立了線上線下農業服務服務平臺體系,還聘請來自浙江省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專家擔任技術指導顧問,更是親自帶領著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顧問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扎根農村,為當地的農民提供各種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包括土壤改良、土壤健康培育、優質品種推薦、無人機統防統治、農產品助銷、農業活動策劃等。
今年3月,項路在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畈龍村建立靈豐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占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現已擁有近百名客戶。此外,項路還與浙江省內外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設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為一些糧食功能區、特色產業區提供區域性的土壤健康培育技術服務,如杭州市臨安區龍崗鎮娘娘畈糧食功能區。
助力糧食功能區土壤健康培育,用新技術實現低成本高效率
杭州市臨安區龍崗鎮娘娘畈糧食功能區占地面積1500畝,是該鎮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捎捎谠摴δ軈^之前長期種植雷竹、苗木,導致耕地耕作層破壞、土壤質量下降。進行“非糧化”改造后,該區域的糧食產量低,種糧效益低下。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靈豐農業技術公司主動前往,開展區域土壤健康體檢和培育工作。
技術人員采用先進的土壤檢測儀器和方法,對娘娘畈糧食功能區的土壤進行全面的檢測和分析,找出土壤質量問題的根源和影響因素。根據檢測結果,團隊制定了針對性的土壤改良、耕層修復、定額制精準施肥等措施,建設健康土壤培育核心示范區,并輻射推廣到周邊區域。經過1年多的健康土壤培育,娘娘畈糧食功能區的土壤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些改善直接反映在糧食產量上,改善后土地平均畝產840公斤。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時節省了5萬元的化肥使用費用。
無獨有偶,杭州臨安太湖源鎮上陽村種植大戶劉國強,在“非糧化”政策指導下對承包農田進行標準化改造后也遇到了類似問題。在經過靈豐農業團隊為其提供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土壤健康培育、苗情普查等一系列農業技術服務后,農田產量和品質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負責人劉國強算了一筆賬,發現植保無人機的使用大大提升了病蟲害防控及耕地防治的效率,使得工作效率提高30%,農藥使用量節約50%,用水量節約90%。他高興地說:“我真心感謝靈豐農業給我帶來了新技術、新方法、新機遇,不僅解決了我的實際問題,還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的目標是為農民提供全方位、高效率、低成本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讓他們能夠提高土地質量和產量,增加收入和利潤,實現鄉村振興。在接下來的實踐服務中,我將繼續秉承為農、務農、興農的服務宗旨,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項路說,自己將始終堅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不斷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繼續共享智慧力量。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024487375216596419&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359c9f1f6c0a823230004&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4024487375216596419學習強國:20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