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直徑達1.5米的超級大鐵鍋里,由1500斤春筍和300斤咸肉燉了好幾個小時的咸肉春筍熱氣騰騰,散發著濃郁的鮮香,引得排隊的師生垂涎欲滴。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鐵鍋的蓋子正式開啟,師生人手一份,共同品嘗剛剛出鍋的咸肉春筍,感受這來自春天的味道。

4月2日,浙江農林大學東湖食堂廣場上,“大學味道之農林共富竹筍宴”活動正在這里舉行。數千名師生在這里參與剝筍比賽、學習燒制不同口味的筍菜、品嘗各種竹筍佳肴,體驗竹子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感受竹詩詞等竹子文化、研討竹產業發展現狀,為推進竹產業發展、助力竹農共同富裕出謀劃策。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竹子專門化教育的高校,浙江農林大學不僅擁有國內最高水平的竹科技,竹科技、竹文化更是該校特有的學科優勢。清明節前后,春筍正“鮮”,各種竹筍開始陸續大量上市,吃筍也是該校師生感受春天的重要方式。為了讓學生一起品嘗竹筍的美味,體驗竹科技、感受竹文化,助力竹產業發展,浙江農林大學專門采購了近萬斤竹筍,舉辦了“大學味道之農林共富竹筍宴”。


活動當天,浙江農林大學不僅用超級鐵鍋燉千斤竹筍、供學生免費嘗“鮮”,還舉辦了一系列和筍竹有關的活動,引導師生感受筍竹文化、體驗竹科技。具體活動包括師生剝筍比賽,100多名師生限制5分鐘剝好1000多斤竹筍;現場燒制13 道特色筍宴菜,這些菜都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下轄的十三州以筍為主要食材的特色菜;學校還特別邀請知名餐飲企業以筍為食材,用炒、蒸、熘、煮、爆、燜、燴等多種方式制作了6 桌全筍宴。活動現場還專門設置筍用竹品種、竹筍文化、高科技竹產品等的展示區,并舉行中國竹筍文化與產業發展座談會,校企攜手助力竹產業發展。
此外,在活動當天,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還在現場展示了刨切微薄竹、竹纖維、竹酒等各具特色的竹子專利產品。同時,他們還推薦了一批筍用竹的信息,其中既有傳統的雷竹、毛竹等常見的筍用竹,也有方竹、高節竹、甜龍竹、斑苦竹、筇竹、紅哺雞竹、黃稈烏哺雞竹等新推薦的筍用竹。
在竹筍宴品嘗區,“中國烹飪大師”、學校行政總廚董銘華,還帶領食堂廚師團隊和勞動教育課的學生,現場燒制13 道筍宴菜,供師生免費品嘗。13 道筍宴菜分別代表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下轄的十三州,體現臨安吳越文化底蘊,每道菜品的原材料進行現場展示,并以展板的形式介紹其制作方法、菜品竹筍文化、歷史故事、營養價值。
在竹筍宴展示區,來自學校所在地臨安的6家知名餐飲企業,以竹文化元素素材為背景,以筍為食材,運用現代烹飪技術 和加工工藝,以炒、蒸、熘、煮、爆、燜、燴等多種方式,輔以各種葷素原料,制作 6 桌全筍宴。具體包括菜根香之“印象.臨安竹筍宴”、中都大酒店之“湖光翠竹宴”、錢王家宴之“錢王家宴”、交通皇冠大酒店之“幸福來臨皇冠宴”、河畔人家之“天目暖鍋宴”、歸來時之“臨安宴”。這些竹筍宴,全部以竹筍為食材,圍繞農林大學特色主題,吸引了在場師生積極參與。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各個食堂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輪流推出不少于 5 種以竹筍為主要食材加工的菜肴,早餐不定期推出竹筍包、清明果、竹筍煎餅等品種,讓學生在好吃、好玩、好看中,潛移默化地全方位感受學校無所不在的竹文化。
浙江農林大學坐落在“中國竹子之鄉”的杭州臨安,是全國最早開展竹子專門化教育的高校,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展竹子研究,擁有國內頂級的竹子研究團隊,近幾年來,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要求,在浙江、福建、江西、四川、重慶等全國各地開展技術 幫扶,助力當地竹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竹筍具有開胃健脾、開胃益氣、通腸通便的功效。以竹筍為食材制作的菜肴深受大家的喜愛。我們希望通過開展農林共富竹筍宴活動,引導師生弘揚竹文化、體驗竹科技,更好發揮學科人才優勢,助力竹產業發展,為浙江乃至全國各地竹產業推進共同富裕貢獻力量”。浙江農林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304/t20230403_2359551.shtml 中國教育在線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