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浙江農林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的專家們來到浙江省象山縣先浩家庭農場,為農場負責人送上了新年“科技紅包”——新型生物質炭有機肥。這是該校專家的最新科研成果。專家們希望,新型生物質炭有機肥應用于“紅美人”柑橘的栽培生產,提升“紅美人”柑橘在象山區域的發展優勢。
象山縣是“紅美人”柑橘的種植大縣,受品質、疫情等因素影響,該縣“紅美人”柑橘生產銷售面臨新問題。浙江農林大學有關專家了解情況后,專門到象山縣調研,發現部分區塊的“紅美人”柑橘存在生長不良、品質欠佳等問題。專家們對土壤和植物進行了測定、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改良方案。
助力“紅美人”柑橘生產,只是浙江農林大學各個學科專家教授開展科研成果推廣服務的一個縮影。
在建德市楊村橋鎮五棵松家庭農場,浙江農林大學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團隊,根據農場對高品質金線蓮培育的需求,為農場送去了仿野生金線蓮栽培的“科技紅包”。金線蓮為蘭科多年生草本類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此項技術在浙江省金線蓮林下栽培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12月齡金線蓮有效成分檢測各項指標喜人。此“科技紅包”為金線蓮在不同基質下越冬技術研究,高藥效、低成本林下仿野生種植技術研發、推廣及中藥材多樣化種植提供了重要的試驗數據,也將造福更多人。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農林類重點建設高校,浙江農林大學各個學科的專家教授們,一直都是浙江省農林科研成果推廣的主力軍。他們在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還積極發揮相關科研成果的作用,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服務,助力各類農林產品的品質提升,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力量。
“高校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既是老師也是科技特派員。我們每一位科技人員都有義務發揮科研優勢,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把‘科技紅包’送到基層,助力農林業生產,努力讓柑橘口感更好、金線蓮藥效更佳、農林作物產量更高等,讓農林產品品質得到持續提升,真正把論文寫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闭憬r林大學社會合作處處長劉興泉說。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先后向全省30個縣(區、市)137個鄉鎮派駐了約700人次的個人科技服務人員,送去大量的“科技紅包”,推廣各類實用技術1200余項次,開展各類技術培訓2680余場,受培人員達數萬人次,對提升農林產品品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征程中,浙江農林大學廣大科技人員也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后涌現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一大批科技特派員團隊和個人,相關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有效支撐該校6個涉農林一級博士點高水平建設。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3-02/01/content_3365275.htm 《中國綠色時報》: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