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至今,全國先后選派了近百萬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特派員躬耕“三農”一線。浙江農林大學從2003年開始深耕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員助力“三農”發展、服務鄉村振興。
淳安縣下姜村是浙江農林大學科技特派員服務點之一。長期以來,浙江農林大學圍繞當地筍干、山茶油、高山蔬菜等主導產業,同時傳授香榧栽培、養蜂等技術,幫助農民增收。近3年間,浙江農林大學先后組織31批次210人次的科技特派員專家團隊,奔赴下姜村開展農業相關技術培訓與實地指導。
從最初的科技扶貧、服務產業到鄉村振興、科教強農,浙江農林大學構建了個人科技特派員結對項目、團隊科技特派員服務產業、法人科技特派員支撐全域發展的科技特派員體系,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科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模式。
2008年,浙江農林大學與遂昌縣結對成為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并根據遂昌需求選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2022年浙江農林大學又與遂昌簽訂“全校服務全域”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等7個方面,實施“農村體制改革研究”“種植業、養殖業、新型加工業和手工業、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科技幫扶”等23項重點工作,為遂昌縣提供“全領域”“菜單式”服務,合力打造“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先行創建縣”和“山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天臺縣石梁鎮是浙江農林大學量身定制的科技服務重點鄉鎮。自2016年以來,學校根據石梁鎮農業產業現實情況,選派一大批科技特派員,為當地制定了農業科技幫扶計劃。先后引入香榧苗木栽培種植、升級茶葉種植加工技術,全面助力當地農林產業發展。此外,科技特派員們還結合當地需求開展了鄉土人才培訓、全國優秀黨支部結對等系列幫扶活動,幫助石梁鎮成功創建浙江省現代特色農業強鎮,指導當地生產的三款紅茶榮獲省級金獎。
據統計,近20年,浙江農林大學累計向全省30個縣(區、市)137個欠發達鄉鎮派駐了約700人次的個人科技特派員,41個團隊科技特派員和1個法人科技特派員,推廣各類實用技術1200余項次,開展各類技術培訓2680余場,受培人員達1.13萬余人次。其中,目前依然有87個省級個人科技特派員、17個省級團隊科技特派員、1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和28個市級科技特派員堅守在全省各地開展科技服務,省市級各類特派員總數294人次,是浙江省高校中派出科技特派員數量最多的單位。
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征程中,浙江農林大學廣大科技特派員也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后涌現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等一大批科技特派員團隊和個人,特派員主持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有效支撐該校6個涉農一級博士點高水平建設。學校連續14批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特派員先進派出單位,累計獲省級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88人次。首批科技特派員邵志鵬,因公殉職在科技服務的崗位上,被追授為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模范科技特派員。
在長期的科技服務中,浙江農林大學的科技特派員們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種”在綠水青山間。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86/20221212/091021168148101.html 《中國綠色時報》、國家林草局: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