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表現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這部長篇小說以及書中很多經典的語句,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平凡的青年,在平凡的世界里不懼艱難坎坷,追逐美好未來,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
11月17日,是路遙離開我們三十周年的日子。但是他的作品依然影響著我們。為致敬這平凡的世界,致敬路遙先生,引導更多有志青年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勇敢面對各種困難,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等各種問題,浙江農林大學師生耗時50個月精心錄制的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正式發布。據了解,這也是目前全國首部由高校廣播電臺學生播音員錄制的《平凡的世界》有聲小說。

浙江農林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一直是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十本書之一。它不僅從上世紀開始就受到青年學生的喜歡,目前依然在大學生中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國內各高校的榜單書目五花八門,但《平凡的世界》在各種榜單上巋然不動。浙江農林大學圖書館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在2021年度先后累計被借閱229次,連續十年位居該校學生最喜歡書籍的榜首。
《平凡的世界》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這十年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該書于1986年12月首次出版,1991年3月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浙江農林大學調研發現,這部作品之所以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深受大學師生喜歡,能在一代代青年的精神成長史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主要是因為其所傳遞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對底層奮斗者具有燈塔一般的指引效應。浙江農林大學大三學生周宇已經看過了4遍《平凡的世界》。他認為,一代代年輕人對奮斗和理想的目標雖然不一樣,但是執著和精神卻是相似的,他們的生命體驗跟書中的主角有很多共通之處,書里面的故事好像實實在在地就發生在自己身邊。這或許是大家喜歡這部書的原因之一。

2018年,浙江農林大學新聞中心的老師們發現,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通過手機端收聽收看小說。但是《平凡的世界》長達百萬字,長時間通過手機端觀看容易視覺疲憊。“我們能否發揮學校廣播電臺學生播音員的優勢,錄制一部有聲小說,讓大家通過手機端收聽呢。”說干就干,2018年9月,在學校新聞中心老師的策劃指導下,浙江農林大學學生通訊社廣播電臺的40多名學生立即行動起來。
策劃、改寫劇本、遴選聲音演員、朗誦、錄制、剪輯、后勤……從2018年9月開始,浙江農林大學學生通訊社廣播電臺的師生們精雕細琢,按照一個月一集的進度持續推進《平凡的世界》錄制工作。電臺的播音員一屆離開了,另一屆接著錄制。
前不久,經過4屆電臺成員共50月的努力,138名師生參與的44集有聲小說和一期特別節目全部錄制完成。整部《平凡的世界》有聲小說全長共1565分鐘,讓大家可以通過收聽的方式用耳朵“閱讀”《平凡的世界》,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增加大家感受《平凡的世界》獨特魅力的方式。精心制作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也給聽眾帶來不錯的收聽感受。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錄制中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播音員在商量醞釀情感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劇本
“《平凡的世界》每期時長約在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每制作一期有聲小說,都需要工作人員付出大量時間進行錄制與后期處理,以呈現更好的收聽效果。”浙江農林大學學生通訊社廣播電臺現任學生臺長黃鼎表示。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少安和少平兩兄弟的遭遇跌宕起伏,他們的生活因為磨礪而變得精彩;校廣播電臺錄制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也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制作流程,才能在一個個環節中打磨得熠熠生輝。“我們制作周期很長,因為我們希望讓配音演員力求還原書中人物情感,努力讓每個細節都能夠有真情實感,引起更多師生的共鳴。”

今天,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迎來了它的首發。“所有參與到這部作品制作中以及給予它鼓勵的人們都值得一句辛苦和感謝,也希望這一部陪伴了浙農林大幾個春秋的作品,能夠繼續為廣大師生和聽眾們帶來思考和激勵、共鳴和奮進。”浙江農林大學學生通訊社社長項詩瑤激動地說。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版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已經在浙江農林大學東湖之聲公眾號、網易云音樂平臺上線,聽眾可通過相關平臺收聽全部四十四期劇集。
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211/t20221117_2256231.shtml 《光明日報》:2022.11.19